返回

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

关灯
护眼
第342章 一线城市,哄抢星逸半导体!(求月票)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胡老语重心长道:“再加上乔治他们研发的三款芯片都是40纳米制程,我想咱们的星逸晶圆厂,也放弃45纳米研发,直接从40纳米开始!”

“如此一来,年底晶圆厂交付,明年就能量产40纳米!那几款40纳米的芯片,咱们就可以自研自产!”

王逸心情大好,他也是这么想的:“这再好不过了,只是直接上40纳米,会不会有压力?”

胡老摆了摆手:“没压力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”

王逸恍然,也是,突破22纳米的核心技术,都是胡老搞定的。

让他搞定落后的四十纳米工艺,那更是小菜一碟了。

何况这一次加入星逸半导体的,不只是胡老一人。

还有胡老的一众得意门生,以及众多半导体人才!

当初胡老列了个名单,王逸直接安排人去洽谈,待遇不是问题,全部挖了过来。

还有一部分,则是胡老直接带过来的。

前世梁老加入中芯国际,就是带着上百号半导体人才去的,这才使得中芯国际短时间内飞速崛起。

同样,胡老加入星逸半导体,也是带着上百号核心人才来的。

而且这些人才的实力,比起梁老带的那些人还要厉害。

毕竟梁老都只是胡老的得意门生。

有胡老和这些人才在,28纳米制程都只是时间问题,何况落后的40纳米。

王逸还是低估了胡老的实力!

“没压力就好,那就直接上40纳米制程!”王逸笑说。

“没问题!”胡老点点头:“董事长,还有个事。”

“您尽管说!”

“是这样的,能不能沟通一下,晶圆厂分期交付?”

“分期交付?”王逸明白了胡老的意思:“你是想提前交付一部分,尽快开始40纳米工艺的验证?”

不管是芯片的研发,还是晶圆厂制程的研发,前期的设计工作,可以在科研楼里进行。

但后期都得进入厂房进行正式的试产,验证,调整!

胡老点点头:“对,如果下半年能先提前交付部分厂房,哪怕一个厂房。我们可以引入设备,当做研发厂房,尽早调试,尽早验证。如此一来相当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40纳米的线下验证。”

“验证出问题,我们解决问题。没什么问题,我们也可以试产,优化工艺,提升良品率。这样年底其他厂房交付后,咱们引入设备,就可以直接调试,试产,生产。”

王逸眼睛一亮:“如此一来,相当于整个进程都快了半年!”

“没错,就是这样!”胡老笑说:“如果等到年底交付后,我们再引入设备,调试设备,然后才进行40纳米的验证,调整,试产……那一切都太慢了。最快也得明年年中通过验证,明年下半年才能量产。”

“而若是可以今年下半年就能提前交付一個厂房,我们今年就可以开始40纳米制程的验证,试产,明年上半年就能量产!”

“好,没问题,我明天就去找秦主任聊这事。不,今天下午就去!”王逸笑说。

这事太关键了。

半年的时间差,真的很重要,非常重要。

毕竟英特尔、台积电等巨头,明年都开始验证20纳米。

王逸记得,台积电2012年下半年量产22纳米,2013年验证20纳米,2014年年初就量产20纳米芯片了!

届时星逸半导体才量产40纳米,中间隔着32纳米,28纳米,22纳米,足足差了四代!

若是能提前半年部分交付,就可以提前半年验证,如此一来,2013年上半年量产40纳米,然后跳过32nm,直接开启28纳米制程研发!

顺利的话,2014年量产28纳米,如此一来,离着台积电的20纳米,只差两代了!

前途可期。

这事想想都激动。

王逸根本等不到明天。

见王逸对半导体事业这么上心,胡老心情大好,彻底明白王逸做半导体真不是玩玩而已,相反是踏踏实实地干!

“那这事就有劳王董了。”

王逸摆了摆手:“都是我应该做的。不过我估计咱们之前订的20台光刻机,不够用!”

“???”胡老蒙圈了。

20台光刻机,还不够?

一条生产线,需要多台光刻机。

而生产线规模不同,产量不同,制程不同,需要的光刻机数量也不同。

晶圆厂的月产能都是万片晶圆计算。

一条8英寸的生产线,月产一万片晶圆,平均需要4.3台光刻机。

一条12英寸生产线,月产一万片晶圆,28纳米、32纳米、40纳米等成熟制程下,平均需要8台光刻机。

若是用finfet先进制程的12英寸线,生产22纳米,20纳米,16纳米,平均需要7.5台!

王逸一次性从阿斯麦定了20台光刻机,全部投用后,可以月产2.5万片晶圆!

超过了台积电的京南厂产能了,毕竟京南厂的月产能也不过两万片而已。

而一片晶圆可以切出数百到上千枚芯片。

如今王逸还觉得少,又得加光刻机,难不成所图甚大?

胡老皱了皱眉:“董事长,你要打造第二个12英寸晶圆厂?”

王逸点点头:“没错,一个晶圆厂怎么够?至少得再来一个!这样,我再给你一百亿资金,再订30台光刻机!”

“这……好!”胡老还能说什么?

只能说王董高兴就好。

他巴不得星逸半导体做大做强,带动国产半导体飞速发展。

最好超过中芯国际,追赶英特尔、台积电、三星,如此也就不用担心被制裁,被卡脖子了。

“王董,咱们的第二座晶圆厂,建在哪个城市?”胡老很是好奇。

王逸微微一笑:“这个问题不用我们操心,有人白给!”

“白给?”胡老双目放光,明白了缘由:“还是帝都给?”

王逸点点头。

之前和帝都的对赌协议,晶圆厂交付两年内,量产55纳米制程,届时价值80亿的12英寸晶圆厂直接白送王逸,否则王逸都得花80亿买回来。

王逸当时就孟浪了一句,若是一不小心量产了40纳米制程怎么办?

几位大佬笑了,直言若是晶圆厂交付三年内,实现40纳米量产,直接再送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!

如今有了胡老,别说交付三年了,交付一年内,就能搞定40纳米量产!

如此一来,帝都的第二座晶圆厂,王逸可就要继续白嫖了。

当然设备还得自己买,为此,王逸又让胡老找阿斯麦,再度订购30台duv光刻机。

最先进的euv光刻机,王逸想都不想,根本不会卖给星逸科技。

连去年出的新款duv光刻机1960bi,都不会卖。

像是这一次订购的20台duv光刻机,都是2009年上市的1950i,三年前的产品!

只有这种老产品,老型号,才会对夏国出售。

不过无所谓,1950i,1960bi,甚至没推出的1970i,1980i,都是一代产品,差距不大,都能用。

毕竟台积电当下用的,也大都是三年前卖的1950i。

王逸卖了20台,给了3.5亿的单价,足足花了70亿。

幸好有胡老面子在,这些光刻机阿斯麦都会优先生产,优先发货,下半年就能全部交付。

否则的话,至少得等一年。

如今帝都给的第二座晶圆厂,王逸当仁不让,光刻机等设备也得提前订购。

王逸微微一笑:“胡老,有些话我不方便多说。但是,只要明年能量产40纳米,就能有第二座12英寸的晶圆厂,迅速开建,规模也更大!”

胡老眼睛一亮:“我懂了,这事包我身上,完全没问题!”

“好,那就这么定了,你联系阿斯麦,再订30台光刻机,谈妥后,定金财务转账!”

“好!”

随着星逸平板全球开售,星逸科技赚了不少美元、欧元。

这些外汇正好用于购买光刻机等设备,全部花掉!

当然,王逸还有一种担心,就是怕随着星逸半导体的崛起,被帝国盯上,被提前制裁!

届时,王逸可没地哭去。

还是先趁着当下帝国没关注这边,先把五十台光刻机拿到手稳妥。

至于说阿斯麦能远程锁死光刻机?

这一点不用担心。

阿斯麦其实一直不想停售产品,甚至euv光刻机都想出售。

前世就有国内企业购买euv光刻机。

阿斯麦也卖了。

但有些搅屎棍存在,才导致无法交易。

若是真的锁死后台,咱们也有反制措施。

比如断供半导体基础材料镓和锗的出口,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得凉凉。

大国博弈都有手段相互制衡!

阿斯麦一个企业而已,夹在中间,只想着如何求存,才不敢疯狂作死。

而从后台锁死,就相当于掀桌子作死了,阿斯麦可没那个胆量。

但限制对星逸科技的光刻机出口,还是有可能的。

因此王逸要尽快拿下50台duv光刻机!

有了这五十台光刻机,星逸科技未来几年的半导体危机,基本也就能度过。

等到国产28纳米光刻机突破,国产光刻胶突破,届时就再也不用担心被制裁的事了。

可眼下,还得慎重又慎重。

芯片自研是根基,而芯片自产则是根基中的根基!

晶圆厂这事,尤为重要。

王逸离开半导体部门,刚想让简子妍约一下秦主任,接着却是直接给秦主任发了个畅聊消息:

“秦主任,忙吗?有点事想当面请教一下。”

他和秦主任的关系,已经近了很多,直接约反而更合适。

果然,秦主任迅速回复:“来!”

还配了个喝茶的表情包。

王逸心情大好,果断喊上吴霜,直奔秦主任那里。

二十分钟后,王逸喝上了秦主任的茶:“好茶,今年的明前龙井?”

秦主任笑而不语,但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
接着话锋一转:“星逸半导体发展很快,进度惊人。这才半年的时间,三款芯片不但研发成功,还开始量产了,很好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只是低端芯片而已,算不上什么。”

“万事开头难,低端芯片成功了,高端芯片也不远。透漏一下消息,你们的手机芯片什么规格?什么时候量产?”

秦主任笑盈盈地看向王逸,满是好奇。

星逸半导体作为秦主任一开始就重点扶持的企业,也算是和秦主任休戚相关。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秦主任的政绩也会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甚至一整个华丽的篇章!

他自然是上心:“是40纳米,还是28纳米?双核,还是四核?”

王逸爽朗一笑:“英伟达的四核处理器,40纳米,年初上市。高通的四核处理器,28纳米,下半年上市。我们星逸科技自研的高端芯片,时间上赶不上他们,但在性能和工艺上不能再落后。处理器鲲鹏700采用28纳米制程生产,4核。外挂28纳米的翼龙3000基带,支持3g。”

“28纳米!”

“鲲鹏700,翼龙3000!”

“好,很好!”

秦主任喜形于色:“王董,我果然没看错人!”

“多亏了秦主任的支持和指导!”王逸笑说,心中很是感激。

给星逸科技投建晶圆厂,基础资金就是三十亿,土地价值五十亿。相当于白送80亿给星逸科技!

当初那么多人反对,是秦主任力排众议,苦口婆心地劝说,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,才促成这事。

可以说,若是王逸的星逸半导体凉了,废了,秦主任大好的前程,都到头了!

其中的风险,可想而知。

如此恩情,王逸都记在心里:“秦主任,您对星逸科技的支持,对星逸半导的支持,我无以为报。只能让星逸科技飞速发展,让星逸半导体做大做强!如此才不负您的期望和支持!”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这笔政绩,就是王逸给秦主任最好的回报。

至于其他层面,都不能给,犯错误……

秦主任心情大好,摆了摆手:“这样就足够了,以后有什么需要,但说无妨!之前星逸半导体刚起步,他们还给我上眼药,各种反对。现在芯片都量产了三款,前途无量,没人会反对了!只要你们好好干,我可以保证,给你们最大的支持!”

“咱们帝都啊,别的都缺,就是不缺资源和政策。”

在2011年,一次性拿出价值八十亿的土地和晶圆厂,大多数的城市都捉襟见肘。

可对帝都来说,那就是小菜一碟了。

也正是因此,前世中芯国际的几大晶圆厂,大都是在帝都,津门,深市,魔都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。

没办法,晶圆厂烧钱太多,小城市烧不起。

王逸眼睛一亮,等着就是你这句话:“秦主任,还真有个事麻烦伱。”

“说就是!”

王逸笑说:“是这样的,晶圆厂能不能先提前交付一部分或者一个厂房,我们引入设备当做星逸半导体的研发工厂,提前进行四十纳米工艺的验证和试产。”

秦主任瞬间明了:“你等我一下,我问问。”

言罢,秦主任直接拨通了晶圆厂总工的电话,询问了几个问题。

随后看向王逸:“三班倒,停人不停工地生产,第一个厂房预计四月就能交付,届时你安排人接手,引入设备就是。”

“下个月就交付!”王逸喜上眉梢:“这太好了,四月交付,再引入设备,调试,估计八月份就能进行40纳米制程的验证,顺利的话,明年就能量产了!”

“如此甚好!”秦主任也很是兴奋,接着面色锐变:“等等,你说什么时候量产?”

“明年啊。”

“……”秦主任,眼睛瞪大:“多少制程?”

“四十纳米啊!”

秦主任继续沉默:“!!!”

接着端起茶杯,咕咚咕咚地喝了三大口,这才道:“王董,你们搞的不是55纳米制程吗?怎么成了40纳米?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55纳米太过落后,星逸科技当下最次的芯片都是40纳米,没必要在落后工艺上浪费时间,就直接上40纳米了。”

“这……这……这能行?”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中芯国际的40纳米,可是搞了好几年啊,到现在还没量产!”

王逸叹了口气:“中芯国际是个例外。毕竟从张老离开后,中芯国际就不是那个中芯国际了!”

“唉!”秦主任神色复杂,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
作为年轻的实权领导,秦主任最是关注互联网、高科技、半导体等行业。

原本他对中芯国际也寄予众望,可这几年中芯国际的发展,也实在是让他失望。

这才大力支持星逸半导体,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政治前途。

没办法,夏国必须需要一个强大的半导体巨头!

“四十纳米制程,好,很好。你说四十纳米制程,明年能搞定?”

秦主任只感到匪夷所思:“你不是说,顺利地话,晶圆厂交付后三年内,搞定四十纳米制程?怎么成了一年搞定?”

“这不科学啊,真不科学!”

王逸哑然失笑:“我起初也没想到这么快,奈何胡老胸有成竹。没办法,我也只能往死里砸钱,支持他了!”

“胡老,胡老!”秦主任喃喃道,眼睛一亮:“也是,他可是台积电的第一代技术总监,蒋老都排在他后面!既然胡老说行,那就一定行!”

“明年,星逸半导体四十纳米制程量产!很好,我静候佳音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这个问题不大,不过秦主任,你别忘了一件事啊。”

“什么事?”秦主任有点懵。

王逸出去一份备忘录,冲着秦主任晃了晃:“三年内四十纳米量产,第二座十二英寸的晶圆厂!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大意了啊!

当初就觉得这事不现实,根本不可能做到,所以他们大放厥词,直接允诺了。

现在好了,人家还真有希望做到!

这可咋整?

麻烦大了!

在帝都,哪怕是帝都六环外最偏远的大郊区,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用地,都价值50亿!

基础设施还得30亿!

又是一个80亿!

头大,真头大。

看着秦主任错愕的表情,王逸忍不住道:“秦主任,该不会你们说话不算数吧?咱们可是有备忘录的。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这小子去年就开始给他们下套了。

王逸话锋一转:“罢了,若是帝都觉得有压力,那就算了,我不强人所难,星逸半导体再想办法就是。”

闻言,秦主任面色微变,连忙道:“没事,没压力,不就是八十亿吗?能有什么压力?”

“你们尽管整,我这就报上去,批地,做规划。只要你们四十纳米制程成功量产,不,成功试产,我们帝都立即资金到位,立即动工!”

“秦主任敞亮,星逸科技落在帝都,果然没有选错目标!”王逸笑说。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是啊,你小子是没选错目标,我们就惨了,一年八十亿,两年一百六十亿!

不对,还有一个价值十亿的手机工厂,170亿了。

幸好,手机工厂已经产能拉满,年产能也从原本的两千万,扩产到了三千万,纳税不俗。

这笔投资很划算,没几年就能回本,到时候剩下的都是利润。

何况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带动了帝都郊区的gdp发展!

接下来,星逸晶圆厂若是成功量产40纳米,追赶甚至超越中芯国际,那更是前途无量。

170亿的投资虽然肉疼,但也划算!

秦主任格局彻底打开:“我给你晶圆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,你安排技术人员和他们对接,沟通,提前部署吧。第一个工厂,四月份就能交付。一旦成功试产40纳米,第二个工厂立即动工!”

“太感谢了,秦主任!”王逸心情大好,喃喃道:“帝都这么敞亮,以后魔都想要引入星逸半导体,没有两个晶圆厂,这事不好谈!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这家伙真飘了!

不过想想也对,帝都花了两个晶圆厂,投资了160亿,才有了星逸半导体帝都一厂,二厂。

魔都想要引入星逸半导体,白捡便宜,追赶帝都,哪能那么容易?

也得投建两座晶圆厂,也得花160亿!

不对,等到明后年,魔都要引入星逸半导体的时候,地价暴涨,就不是160亿了,估计得260亿,甚至更多!

小城市抢低端产业,一线大城市抢高端产业。

前世帝都、魔都、深市等一线城市,都抢着引入中芯国际建厂。

这一次,自然也会允诺各种优惠政策,抢着引入更有前途的星逸半导体!

(本章完)

可眼下,还得慎重又慎重。

芯片自研是根基,而芯片自产则是根基中的根基!

晶圆厂这事,尤为重要。

王逸离开半导体部门,刚想让简子妍约一下秦主任,接着却是直接给秦主任发了个畅聊消息:

“秦主任,忙吗?有点事想当面请教一下。”

他和秦主任的关系,已经近了很多,直接约反而更合适。

果然,秦主任迅速回复:“来!”

还配了个喝茶的表情包。

王逸心情大好,果断喊上吴霜,直奔秦主任那里。

二十分钟后,王逸喝上了秦主任的茶:“好茶,今年的明前龙井?”

秦主任笑而不语,但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
接着话锋一转:“星逸半导体发展很快,进度惊人。这才半年的时间,三款芯片不但研发成功,还开始量产了,很好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只是低端芯片而已,算不上什么。”

“万事开头难,低端芯片成功了,高端芯片也不远。透漏一下消息,你们的手机芯片什么规格?什么时候量产?”

秦主任笑盈盈地看向王逸,满是好奇。

星逸半导体作为秦主任一开始就重点扶持的企业,也算是和秦主任休戚相关。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秦主任的政绩也会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甚至一整个华丽的篇章!

他自然是上心:“是40纳米,还是28纳米?双核,还是四核?”

王逸爽朗一笑:“英伟达的四核处理器,40纳米,年初上市。高通的四核处理器,28纳米,下半年上市。我们星逸科技自研的高端芯片,时间上赶不上他们,但在性能和工艺上不能再落后。处理器鲲鹏700采用28纳米制程生产,4核。外挂28纳米的翼龙3000基带,支持3g。”

“28纳米!”

“鲲鹏700,翼龙3000!”

“好,很好!”

秦主任喜形于色:“王董,我果然没看错人!”

“多亏了秦主任的支持和指导!”王逸笑说,心中很是感激。

给星逸科技投建晶圆厂,基础资金就是三十亿,土地价值五十亿。相当于白送80亿给星逸科技!

当初那么多人反对,是秦主任力排众议,苦口婆心地劝说,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,才促成这事。

可以说,若是王逸的星逸半导体凉了,废了,秦主任大好的前程,都到头了!

其中的风险,可想而知。

如此恩情,王逸都记在心里:“秦主任,您对星逸科技的支持,对星逸半导的支持,我无以为报。只能让星逸科技飞速发展,让星逸半导体做大做强!如此才不负您的期望和支持!”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这笔政绩,就是王逸给秦主任最好的回报。

至于其他层面,都不能给,犯错误……

秦主任心情大好,摆了摆手:“这样就足够了,以后有什么需要,但说无妨!之前星逸半导体刚起步,他们还给我上眼药,各种反对。现在芯片都量产了三款,前途无量,没人会反对了!只要你们好好干,我可以保证,给你们最大的支持!”

“咱们帝都啊,别的都缺,就是不缺资源和政策。”

在2011年,一次性拿出价值八十亿的土地和晶圆厂,大多数的城市都捉襟见肘。

可对帝都来说,那就是小菜一碟了。

也正是因此,前世中芯国际的几大晶圆厂,大都是在帝都,津门,深市,魔都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。

没办法,晶圆厂烧钱太多,小城市烧不起。

王逸眼睛一亮,等着就是你这句话:“秦主任,还真有个事麻烦伱。”

“说就是!”

王逸笑说:“是这样的,晶圆厂能不能先提前交付一部分或者一个厂房,我们引入设备当做星逸半导体的研发工厂,提前进行四十纳米工艺的验证和试产。”

秦主任瞬间明了:“你等我一下,我问问。”

言罢,秦主任直接拨通了晶圆厂总工的电话,询问了几个问题。

随后看向王逸:“三班倒,停人不停工地生产,第一个厂房预计四月就能交付,届时你安排人接手,引入设备就是。”

“下个月就交付!”王逸喜上眉梢:“这太好了,四月交付,再引入设备,调试,估计八月份就能进行40纳米制程的验证,顺利的话,明年就能量产了!”

“如此甚好!”秦主任也很是兴奋,接着面色锐变:“等等,你说什么时候量产?”

“明年啊。”

“……”秦主任,眼睛瞪大:“多少制程?”

“四十纳米啊!”

秦主任继续沉默:“!!!”

接着端起茶杯,咕咚咕咚地喝了三大口,这才道:“王董,你们搞的不是55纳米制程吗?怎么成了40纳米?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55纳米太过落后,星逸科技当下最次的芯片都是40纳米,没必要在落后工艺上浪费时间,就直接上40纳米了。”

“这……这……这能行?”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中芯国际的40纳米,可是搞了好几年啊,到现在还没量产!”

王逸叹了口气:“中芯国际是个例外。毕竟从张老离开后,中芯国际就不是那个中芯国际了!”

“唉!”秦主任神色复杂,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
作为年轻的实权领导,秦主任最是关注互联网、高科技、半导体等行业。

原本他对中芯国际也寄予众望,可这几年中芯国际的发展,也实在是让他失望。

这才大力支持星逸半导体,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政治前途。

没办法,夏国必须需要一个强大的半导体巨头!

“四十纳米制程,好,很好。你说四十纳米制程,明年能搞定?”

秦主任只感到匪夷所思:“你不是说,顺利地话,晶圆厂交付后三年内,搞定四十纳米制程?怎么成了一年搞定?”

“这不科学啊,真不科学!”

王逸哑然失笑:“我起初也没想到这么快,奈何胡老胸有成竹。没办法,我也只能往死里砸钱,支持他了!”

“胡老,胡老!”秦主任喃喃道,眼睛一亮:“也是,他可是台积电的第一代技术总监,蒋老都排在他后面!既然胡老说行,那就一定行!”

“明年,星逸半导体四十纳米制程量产!很好,我静候佳音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这个问题不大,不过秦主任,你别忘了一件事啊。”

“什么事?”秦主任有点懵。

王逸出去一份备忘录,冲着秦主任晃了晃:“三年内四十纳米量产,第二座十二英寸的晶圆厂!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大意了啊!

当初就觉得这事不现实,根本不可能做到,所以他们大放厥词,直接允诺了。

现在好了,人家还真有希望做到!

这可咋整?

麻烦大了!

在帝都,哪怕是帝都六环外最偏远的大郊区,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用地,都价值50亿!

基础设施还得30亿!

又是一个80亿!

头大,真头大。

看着秦主任错愕的表情,王逸忍不住道:“秦主任,该不会你们说话不算数吧?咱们可是有备忘录的。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这小子去年就开始给他们下套了。

王逸话锋一转:“罢了,若是帝都觉得有压力,那就算了,我不强人所难,星逸半导体再想办法就是。”

闻言,秦主任面色微变,连忙道:“没事,没压力,不就是八十亿吗?能有什么压力?”

“你们尽管整,我这就报上去,批地,做规划。只要你们四十纳米制程成功量产,不,成功试产,我们帝都立即资金到位,立即动工!”

“秦主任敞亮,星逸科技落在帝都,果然没有选错目标!”王逸笑说。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是啊,你小子是没选错目标,我们就惨了,一年八十亿,两年一百六十亿!

不对,还有一个价值十亿的手机工厂,170亿了。

幸好,手机工厂已经产能拉满,年产能也从原本的两千万,扩产到了三千万,纳税不俗。

这笔投资很划算,没几年就能回本,到时候剩下的都是利润。

何况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带动了帝都郊区的gdp发展!

接下来,星逸晶圆厂若是成功量产40纳米,追赶甚至超越中芯国际,那更是前途无量。

170亿的投资虽然肉疼,但也划算!

秦主任格局彻底打开:“我给你晶圆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,你安排技术人员和他们对接,沟通,提前部署吧。第一个工厂,四月份就能交付。一旦成功试产40纳米,第二个工厂立即动工!”

“太感谢了,秦主任!”王逸心情大好,喃喃道:“帝都这么敞亮,以后魔都想要引入星逸半导体,没有两个晶圆厂,这事不好谈!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这家伙真飘了!

不过想想也对,帝都花了两个晶圆厂,投资了160亿,才有了星逸半导体帝都一厂,二厂。

魔都想要引入星逸半导体,白捡便宜,追赶帝都,哪能那么容易?

也得投建两座晶圆厂,也得花160亿!

不对,等到明后年,魔都要引入星逸半导体的时候,地价暴涨,就不是160亿了,估计得260亿,甚至更多!

小城市抢低端产业,一线大城市抢高端产业。

前世帝都、魔都、深市等一线城市,都抢着引入中芯国际建厂。

这一次,自然也会允诺各种优惠政策,抢着引入更有前途的星逸半导体!

(本章完)

可眼下,还得慎重又慎重。

芯片自研是根基,而芯片自产则是根基中的根基!

晶圆厂这事,尤为重要。

王逸离开半导体部门,刚想让简子妍约一下秦主任,接着却是直接给秦主任发了个畅聊消息:

“秦主任,忙吗?有点事想当面请教一下。”

他和秦主任的关系,已经近了很多,直接约反而更合适。

果然,秦主任迅速回复:“来!”

还配了个喝茶的表情包。

王逸心情大好,果断喊上吴霜,直奔秦主任那里。

二十分钟后,王逸喝上了秦主任的茶:“好茶,今年的明前龙井?”

秦主任笑而不语,但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
接着话锋一转:“星逸半导体发展很快,进度惊人。这才半年的时间,三款芯片不但研发成功,还开始量产了,很好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只是低端芯片而已,算不上什么。”

“万事开头难,低端芯片成功了,高端芯片也不远。透漏一下消息,你们的手机芯片什么规格?什么时候量产?”

秦主任笑盈盈地看向王逸,满是好奇。

星逸半导体作为秦主任一开始就重点扶持的企业,也算是和秦主任休戚相关。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秦主任的政绩也会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甚至一整个华丽的篇章!

他自然是上心:“是40纳米,还是28纳米?双核,还是四核?”

王逸爽朗一笑:“英伟达的四核处理器,40纳米,年初上市。高通的四核处理器,28纳米,下半年上市。我们星逸科技自研的高端芯片,时间上赶不上他们,但在性能和工艺上不能再落后。处理器鲲鹏700采用28纳米制程生产,4核。外挂28纳米的翼龙3000基带,支持3g。”

“28纳米!”

“鲲鹏700,翼龙3000!”

“好,很好!”

秦主任喜形于色:“王董,我果然没看错人!”

“多亏了秦主任的支持和指导!”王逸笑说,心中很是感激。

给星逸科技投建晶圆厂,基础资金就是三十亿,土地价值五十亿。相当于白送80亿给星逸科技!

当初那么多人反对,是秦主任力排众议,苦口婆心地劝说,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,才促成这事。

可以说,若是王逸的星逸半导体凉了,废了,秦主任大好的前程,都到头了!

其中的风险,可想而知。

如此恩情,王逸都记在心里:“秦主任,您对星逸科技的支持,对星逸半导的支持,我无以为报。只能让星逸科技飞速发展,让星逸半导体做大做强!如此才不负您的期望和支持!”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这笔政绩,就是王逸给秦主任最好的回报。

至于其他层面,都不能给,犯错误……

秦主任心情大好,摆了摆手:“这样就足够了,以后有什么需要,但说无妨!之前星逸半导体刚起步,他们还给我上眼药,各种反对。现在芯片都量产了三款,前途无量,没人会反对了!只要你们好好干,我可以保证,给你们最大的支持!”

“咱们帝都啊,别的都缺,就是不缺资源和政策。”

在2011年,一次性拿出价值八十亿的土地和晶圆厂,大多数的城市都捉襟见肘。

可对帝都来说,那就是小菜一碟了。

也正是因此,前世中芯国际的几大晶圆厂,大都是在帝都,津门,深市,魔都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。

没办法,晶圆厂烧钱太多,小城市烧不起。

王逸眼睛一亮,等着就是你这句话:“秦主任,还真有个事麻烦伱。”

“说就是!”

王逸笑说:“是这样的,晶圆厂能不能先提前交付一部分或者一个厂房,我们引入设备当做星逸半导体的研发工厂,提前进行四十纳米工艺的验证和试产。”

秦主任瞬间明了:“你等我一下,我问问。”

言罢,秦主任直接拨通了晶圆厂总工的电话,询问了几个问题。

随后看向王逸:“三班倒,停人不停工地生产,第一个厂房预计四月就能交付,届时你安排人接手,引入设备就是。”

“下个月就交付!”王逸喜上眉梢:“这太好了,四月交付,再引入设备,调试,估计八月份就能进行40纳米制程的验证,顺利的话,明年就能量产了!”

“如此甚好!”秦主任也很是兴奋,接着面色锐变:“等等,你说什么时候量产?”

“明年啊。”

“……”秦主任,眼睛瞪大:“多少制程?”

“四十纳米啊!”

秦主任继续沉默:“!!!”

接着端起茶杯,咕咚咕咚地喝了三大口,这才道:“王董,你们搞的不是55纳米制程吗?怎么成了40纳米?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55纳米太过落后,星逸科技当下最次的芯片都是40纳米,没必要在落后工艺上浪费时间,就直接上40纳米了。”

“这……这……这能行?”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中芯国际的40纳米,可是搞了好几年啊,到现在还没量产!”

王逸叹了口气:“中芯国际是个例外。毕竟从张老离开后,中芯国际就不是那个中芯国际了!”

“唉!”秦主任神色复杂,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
作为年轻的实权领导,秦主任最是关注互联网、高科技、半导体等行业。

原本他对中芯国际也寄予众望,可这几年中芯国际的发展,也实在是让他失望。

这才大力支持星逸半导体,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政治前途。

没办法,夏国必须需要一个强大的半导体巨头!

“四十纳米制程,好,很好。你说四十纳米制程,明年能搞定?”

秦主任只感到匪夷所思:“你不是说,顺利地话,晶圆厂交付后三年内,搞定四十纳米制程?怎么成了一年搞定?”

“这不科学啊,真不科学!”

王逸哑然失笑:“我起初也没想到这么快,奈何胡老胸有成竹。没办法,我也只能往死里砸钱,支持他了!”

“胡老,胡老!”秦主任喃喃道,眼睛一亮:“也是,他可是台积电的第一代技术总监,蒋老都排在他后面!既然胡老说行,那就一定行!”

“明年,星逸半导体四十纳米制程量产!很好,我静候佳音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这个问题不大,不过秦主任,你别忘了一件事啊。”

“什么事?”秦主任有点懵。

王逸出去一份备忘录,冲着秦主任晃了晃:“三年内四十纳米量产,第二座十二英寸的晶圆厂!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大意了啊!

当初就觉得这事不现实,根本不可能做到,所以他们大放厥词,直接允诺了。

现在好了,人家还真有希望做到!

这可咋整?

麻烦大了!

在帝都,哪怕是帝都六环外最偏远的大郊区,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用地,都价值50亿!

基础设施还得30亿!

又是一个80亿!

头大,真头大。

看着秦主任错愕的表情,王逸忍不住道:“秦主任,该不会你们说话不算数吧?咱们可是有备忘录的。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这小子去年就开始给他们下套了。

王逸话锋一转:“罢了,若是帝都觉得有压力,那就算了,我不强人所难,星逸半导体再想办法就是。”

闻言,秦主任面色微变,连忙道:“没事,没压力,不就是八十亿吗?能有什么压力?”

“你们尽管整,我这就报上去,批地,做规划。只要你们四十纳米制程成功量产,不,成功试产,我们帝都立即资金到位,立即动工!”

“秦主任敞亮,星逸科技落在帝都,果然没有选错目标!”王逸笑说。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是啊,你小子是没选错目标,我们就惨了,一年八十亿,两年一百六十亿!

不对,还有一个价值十亿的手机工厂,170亿了。

幸好,手机工厂已经产能拉满,年产能也从原本的两千万,扩产到了三千万,纳税不俗。

这笔投资很划算,没几年就能回本,到时候剩下的都是利润。

何况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带动了帝都郊区的gdp发展!

接下来,星逸晶圆厂若是成功量产40纳米,追赶甚至超越中芯国际,那更是前途无量。

170亿的投资虽然肉疼,但也划算!

秦主任格局彻底打开:“我给你晶圆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,你安排技术人员和他们对接,沟通,提前部署吧。第一个工厂,四月份就能交付。一旦成功试产40纳米,第二个工厂立即动工!”

“太感谢了,秦主任!”王逸心情大好,喃喃道:“帝都这么敞亮,以后魔都想要引入星逸半导体,没有两个晶圆厂,这事不好谈!”

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……”

这家伙真飘了!

不过想想也对,帝都花了两个晶圆厂,投资了160亿,才有了星逸半导体帝都一厂,二厂。

魔都想要引入星逸半导体,白捡便宜,追赶帝都,哪能那么容易?

也得投建两座晶圆厂,也得花160亿!

不对,等到明后年,魔都要引入星逸半导体的时候,地价暴涨,就不是160亿了,估计得260亿,甚至更多!

小城市抢低端产业,一线大城市抢高端产业。

前世帝都、魔都、深市等一线城市,都抢着引入中芯国际建厂。

这一次,自然也会允诺各种优惠政策,抢着引入更有前途的星逸半导体!

(本章完)

可眼下,还得慎重又慎重。

芯片自研是根基,而芯片自产则是根基中的根基!

晶圆厂这事,尤为重要。

王逸离开半导体部门,刚想让简子妍约一下秦主任,接着却是直接给秦主任发了个畅聊消息:

“秦主任,忙吗?有点事想当面请教一下。”

他和秦主任的关系,已经近了很多,直接约反而更合适。

果然,秦主任迅速回复:“来!”

还配了个喝茶的表情包。

王逸心情大好,果断喊上吴霜,直奔秦主任那里。

二十分钟后,王逸喝上了秦主任的茶:“好茶,今年的明前龙井?”

秦主任笑而不语,但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
接着话锋一转:“星逸半导体发展很快,进度惊人。这才半年的时间,三款芯片不但研发成功,还开始量产了,很好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只是低端芯片而已,算不上什么。”

“万事开头难,低端芯片成功了,高端芯片也不远。透漏一下消息,你们的手机芯片什么规格?什么时候量产?”

秦主任笑盈盈地看向王逸,满是好奇。

星逸半导体作为秦主任一开始就重点扶持的企业,也算是和秦主任休戚相关。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秦主任的政绩也会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甚至一整个华丽的篇章!

他自然是上心:“是40纳米,还是28纳米?双核,还是四核?”

王逸爽朗一笑:“英伟达的四核处理器,40纳米,年初上市。高通的四核处理器,28纳米,下半年上市。我们星逸科技自研的高端芯片,时间上赶不上他们,但在性能和工艺上不能再落后。处理器鲲鹏700采用28纳米制程生产,4核。外挂28纳米的翼龙3000基带,支持3g。”

“28纳米!”

“鲲鹏700,翼龙3000!”

“好,很好!”

秦主任喜形于色:“王董,我果然没看错人!”

“多亏了秦主任的支持和指导!”王逸笑说,心中很是感激。

给星逸科技投建晶圆厂,基础资金就是三十亿,土地价值五十亿。相当于白送80亿给星逸科技!

当初那么多人反对,是秦主任力排众议,苦口婆心地劝说,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,才促成这事。

可以说,若是王逸的星逸半导体凉了,废了,秦主任大好的前程,都到头了!

其中的风险,可想而知。

如此恩情,王逸都记在心里:“秦主任,您对星逸科技的支持,对星逸半导的支持,我无以为报。只能让星逸科技飞速发展,让星逸半导体做大做强!如此才不负您的期望和支持!”

星逸半导体发展好了,这笔政绩,就是王逸给秦主任最好的回报。

至于其他层面,都不能给,犯错误……

秦主任心情大好,摆了摆手:“这样就足够了,以后有什么需要,但说无妨!之前星逸半导体刚起步,他们还给我上眼药,各种反对。现在芯片都量产了三款,前途无量,没人会反对了!只要你们好好干,我可以保证,给你们最大的支持!”

“咱们帝都啊,别的都缺,就是不缺资源和政策。”

在2011年,一次性拿出价值八十亿的土地和晶圆厂,大多数的城市都捉襟见肘。

可对帝都来说,那就是小菜一碟了。

也正是因此,前世中芯国际的几大晶圆厂,大都是在帝都,津门,深市,魔都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。

没办法,晶圆厂烧钱太多,小城市烧不起。

王逸眼睛一亮,等着就是你这句话:“秦主任,还真有个事麻烦伱。”

“说就是!”

王逸笑说:“是这样的,晶圆厂能不能先提前交付一部分或者一个厂房,我们引入设备当做星逸半导体的研发工厂,提前进行四十纳米工艺的验证和试产。”

秦主任瞬间明了:“你等我一下,我问问。”

言罢,秦主任直接拨通了晶圆厂总工的电话,询问了几个问题。

随后看向王逸:“三班倒,停人不停工地生产,第一个厂房预计四月就能交付,届时你安排人接手,引入设备就是。”

“下个月就交付!”王逸喜上眉梢:“这太好了,四月交付,再引入设备,调试,估计八月份就能进行40纳米制程的验证,顺利的话,明年就能量产了!”

“如此甚好!”秦主任也很是兴奋,接着面色锐变:“等等,你说什么时候量产?”

“明年啊。”

“……”秦主任,眼睛瞪大:“多少制程?”

“四十纳米啊!”

秦主任继续沉默:“!!!”

接着端起茶杯,咕咚咕咚地喝了三大口,这才道:“王董,你们搞的不是55纳米制程吗?怎么成了40纳米?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55纳米太过落后,星逸科技当下最次的芯片都是40纳米,没必要在落后工艺上浪费时间,就直接上40纳米了。”

“这……这……这能行?”秦主任嘴角抽搐:“中芯国际的40纳米,可是搞了好几年啊,到现在还没量产!”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最强神农 大宣武圣:从练功加点开始 足球:大器晚成,从莱斯特城开始 塌房的我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希腊神话:灵性支配者 恋爱在精神病院 家里养了个亿万总裁 我家徒弟太勤奋了 绯闻老公太难缠 网红界第一懒 完结+番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