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

关灯
护眼
第341章 智能家居大跃进!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张忠谋笑盈盈道:“王董,希望星逸科技的手机芯片,也尽快研发成功。届时流片,量产,都包在我们台积电身上,都给您最大优惠!”

王逸微微一笑:“手机芯片的研发,可不是那么简单的。业界普遍觉得至少两三年,我们的手机芯片才能成功。”

张忠谋却是一点不信:“王董,您太谦虚了。依我看,顺利的话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,您的28纳米手机芯片,就能流片!”

王逸哑然失笑,只能说老油子就是老油子。

看人真准!

“若是如此,那就借你吉言了。不过真这般顺利的话,到时候28纳米的产能,还得劳烦张董……”王逸意味深长道。

坦白说,他不想和台积电合作,但没得选择。

28纳米手机芯片,是当下最先进的制程工艺之一,能做到的只有台积电,三星,英特尔三家企业。

英特尔主要是pc芯片,移动芯片做得少,又是帝国企业,靠不住。

三星半导体更不靠谱,但凡星逸手机销量高了,就会被卡脖子。

三星能卡htc的屏幕供应,也能直接卡星逸科技的芯片供应。

这种没操守的企业,王逸才不会和他们合作。

至于中芯国际,当下才量产55纳米制程,连40纳米的智能家居芯片h1,都生产不了。

原本王逸还想着投资中芯国际,但当下的中芯国际,随着张老被台积电逼着离开,剩下的高层只知道争权夺利,不干正事。

以至于英特尔22纳米都量产了,中芯国际还停留在2009年的水准——55纳米。

至于40纳米,最快也得今年下半年试产,大规模量产都得2013年了。

王逸的40纳米芯片,现在就得量产,不可能等中芯国际到明年。

这种不靠谱的企业,王逸才懒得投资,甚至明年都不打算和中芯国际合作。

无他,与其等着明年中芯国际40纳米大规模量产,还不如逼胡老一把,让胡老明年搞出星逸半导体自己的40纳米制程!

届时就可以实现40纳米芯片的自研、自产、自销,以及28纳米芯片的自研。

英特尔,三星,中芯国际都靠不住,唯一剩下的选择,就只有台积电了。

星逸半导体量产28纳米还需要几年的发展,在这之前,高端芯片只能依赖台积电。

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

张忠谋爽朗一笑:“王董,放心,你只管研发,到时候你需要多少28纳米的产能,我就给你们安排多少!”

“那就感谢张董了。”

“呵呵,都是应该的。”

结束通话后,张忠谋心情大好。

副总裁却是有些不解:“董事长,星逸科技刚开始研发芯片而已,我们用得着对他们这么好?连28纳米的产能,都承诺要多少给多少?毕竟他们的28纳米芯片,影都没呢!”

张忠谋面露不悦:“你懂什么?”

商人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。

原本对于星逸科技,张忠谋也不看在眼里。

可随着星逸手机的飞速崛起,老张开始仔细关注星逸科技的所有动向。

如今星逸科技又开始自研芯片,虽然只是低端芯片,可依旧让老张看到了恐怖潜力!

自然得提前上心。

老张意味深长道:“别看现在的星逸半导体只是起步,但未来前途不可限量。搞不好就是下一个媲美苹果的超级大客户!”

“什么?媲美苹果的超级大客户?”副总裁嘴角抽搐,心中很想说:“董事长,你傻了吧?星逸科技拿什么和苹果比?”

张忠谋看穿了下属的心思,也不生气:“雪中送炭难,总好过锦上添花。等到星逸半导体做大了,台积电再上心那就太晚了。”

“这……”下属沉默了。

张忠谋继续道:“苹果a5芯片的代工大单,都被三星半导体抢走。我们台积电拿下了高通8064的代工大单。但还是不如苹果。想要干翻三星,星逸科技的芯片大单,说不定就是个契机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下属半信半疑,只以为董事长多手准备而已。

有枣没枣的,先打两竿子。

张忠谋微微一笑:“王逸这人,最喜欢创造奇迹,做到巨头都做不到的事情,估计星逸半导体也能成。吩咐下去,今后拿着星逸科技,当作s级大客户对待。不管是流片,还是加单,全部优先安排。一应待遇,给到最高。”

“是!”

张忠谋看向窗外,幽幽道:“王董,你可别让我失望啊。能不能干翻三星半导体,就看你的大单了!”

另一边,王逸也陷入沉思,思索星逸半导体接下来的发展策略。

芯片研发是烧钱大户。

低端芯片研发花钱不多,哪怕五六款同时整,也就几亿而已。

可高端芯片研发花钱不少,再加上流片等支出,一款芯片没有几十亿都难。

可以说,整个2012年,光芯片研发投入就得几十亿。

多年后,货币贬值,薪水暴增,芯片研发一年得上百亿。

而晶圆厂的投建,设备引进,也是烧钱大户。

当下,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,至少要200亿!

这就完了?

不,只是开始。

有了晶圆厂,还得投入资金研发芯片的生产工艺制程,一年又得上百亿。

可以说,今后芯片研发、晶圆厂工艺研发,一年固定200亿人民币!

再加上晶圆厂投建和设备引进的200亿。

整个2012年,王逸得砸进去350-400亿!

后续每年还要200亿起步的研发成本!

真是烧钱祖宗。

若是一直入不敷出,这样疯狂烧钱,哪怕是王逸,都压力山大。

为此,王逸制定了一条【边投入,边产出。边烧钱,边赚钱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
用生产销售40纳米的低端芯片,来养活星逸半导体,养活星逸晶圆厂。

用出售智能家居芯片h1,快充芯片c1,电源管理芯片p1赚的利润,进行晶圆厂制程研发和芯片后续研发!

想要达到这一效果,几款芯片的销量,都得做到极其恐怖的规模。

为此,王逸决定,快充芯片c1和电源管理芯片p1,对友商捆绑销售。

单独的快充芯片c1,量小60元一颗,量大40元一颗。

但和两枚p1芯片捆绑销售,三枚芯片量小90元一组,量大只要60元一组!

如此一来,量大的话,平均一颗芯片只要20元,比高通给其他企业的价格还低。

毕竟能从高通那里拿到20元一颗的单价,只有星逸科技。

其他企业没有那么大的订单量,也压不到这么低的价格。

一组三颗芯片,若是能卖出去三千万组,就是九千万颗芯片。

一颗芯片单价20元,利润19元计算,九千万颗就是17亿!

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,远不止3000万那么少。

星逸半导体的c1快充芯片处于垄断地位,那么多品牌都需要,一年狂销6000万组,都有可能。

这三枚芯片能赚三十多亿,但比起一年200亿的研发投入,还是不够看。

那么智能家居芯片h1,也得大规模运作。

智能家居家电产品,星逸科技不可能一家独大,更不可能垄断市场。

这种关系民生的行业,只能是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

与其一意孤行地抢占市场,搞垄断,还不如推出星逸智能家居生态标准,出售智能家居h1芯片,提供全套的星逸智能家居解决方案。

从而让海尔,美的,格力,海信等传统白电巨头,都用星逸科技的解决方案,用星逸科技的h1芯片,都加入星逸科技智能家居体系!

若是如此,星逸科技不用垄断市场,都能赚得更多。

而传统家电巨头,有了星逸科技提供的现成解决方案,也能省下研发过程和成本,大可以借助和星逸科技的技术方案和体系、设备,直接进军智能家居、智能家电的新时代!

如此也算是双赢!

毕竟智能家居生态方案和芯片,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,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这個实力。

与其费力不讨好地自研,还不如直接用星逸科技的芯片和方案。

少数巨头有实力自己打造生态体系,也没法说服其他友商加入。

前世,海尔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只有海尔用,美的、海信、格力都不屑一顾。

同样美的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,也只有美的自己用,海尔,海信,格力也不屑一顾。

智能家居这个东西,单一的企业搞不了,除非做得最早,推出的标准最早,配套最完善,用户最多。

比如前世的小米,在家电领域完全不如美的,海尔等巨头,但米家智能家居比海尔、美的智能家居市场份额高多了,用户也多多了。

原因就是小米最先推出米家智能家居,打造米家智能家居生态链,使得众多供应链纷纷加入。

再加上小米手机积累的数亿用户,米家智能家居想不做大,都难。

而这一次,星逸科技起步更早,星逸手机发展更快,用户积累得更多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最强神农 大宣武圣:从练功加点开始 足球:大器晚成,从莱斯特城开始 塌房的我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希腊神话:灵性支配者 恋爱在精神病院 家里养了个亿万总裁 我家徒弟太勤奋了 绯闻老公太难缠 网红界第一懒 完结+番外